时间
2020年9月8日
人物
景领投资邹炜
主题
小康牛继续
--大消费是经济复苏必选项
邹炜
上海景领投资总经理兼研究总监
景领投资于6月提出了“股市有望迎来小康牛”,针对近期市场波动,以及后市投资机会,听听景领投资总经理邹炜如何说。
邹炜,上海景领投资总经理,研究总监。上海财经大学统计学毕业,中欧EMBA。专注证券投资28年,经历证券市场完整周期,长期一线股票市场投资经验发展出独特的投研体系,涵盖从宏观分析、政策解读到行业研究、公司深度挖掘等各方面。
01
Q:景领中期策略非常鲜明,提到股市有望迎来小康牛,最近市场出现一些震荡,请问是否仍然看好后市机会?您认为未来市场牛市能持续多久?
市场近期出现了一些回调,我们对后市仍然保持乐观,短期波动不改变我们未来小康牛的判断。前期部分公司估值提升幅度很大,因此出现回调都是正常波动,最终都是要靠业绩增长来修复估值泡沫。估值波动有其内在的原因,我们密切关注这些因素,跟踪分析未来变化趋势指导我们动态的调整仓位和品种。从整体上看,我们认为风险可控,不会出现系统性风险。
我们在6月份提出股市有望迎来小康牛的中期策略,我们认为小康牛仍然将继续,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在坚定不移的推进,刘鹤副总理提出了“建制度、强执行、不干预”,注册制落地、退市机制推行、加大造价处罚力度等,制度的改革建设是市场良性发展的基石。
第二,投资者结构变化。居民进行金融资产配置的比例加大,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险、理财等机构等快速发展。机构投资者更重视长期回报,也促进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改善,追求分红与成长的结合。
第三,伴随着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中国进入小康社会后,消费升级健康升级需求强劲,各细分领域内业务模式创新、产品创新不断涌现,相关细分行业内集中度提升,龙头公司ROE持续提升,相关龙头公司具备长期走牛的基础。
02
Q: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了经济要稳定“外循环”,发展“内循环”,经济双循环发展,请问您对中国经济产业链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样的趋势?
我们对于中国经济未来坚定看好,我们国家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和庞大单一的内需市场,未来经济增长的潜力还很大。
经过2020年疫情的冲击,中国率先实现了复工复产,虽然中美摩擦不断,但是中国是全球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是众多海外国家的重要贸易伙伴,今年以来净出口不减反增,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上的重要地位得到了加强。同时,海外刺激政策短期无法退出的情况下,国内优质资产脱颖而出,充分分享全球流动性扩张带来的好处。对于我们在部分细分领域技术上存在短板,我们也看到了政府、产业、公司在技术上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补短板的努力。
03
Q:美联储推出新的货币政策框架,对充分就业和通胀目标进行了调整,您认为美国会持续宽松政策吗,这一政策对中国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美国目前的财政压力巨大,疫情未得到完全的控制,同时马上要进入大选关键时期,我们判断美联储大概率会维持宽松局面。
对美联储来说,就业和通胀始终是最关心的两个方面,是美国经济政策的核心,也是就业和税收的相互关系。历史上看失业率上升都是危机过程中快速完成的,但是失业率的下降却要缓慢得多,需要依赖市场经济自发完成。当然如果疫苗能尽快地使用,那么随着场景修复可能会加速就业市场恢复,但整体上看失业率下降未来会是平缓的过程。
我们认为对中国的影响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市场资金利率有可能进入长期较低的阶段,由于海外流动性输入,流动性宽松的局面会维持一段时间。我们注意到3月以来港元汇率一直处于强方保证,资金通过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一直保持流入新兴市场。
其次,全球通胀上升对我们的影响是输入型通胀,国内货币政策宽松的压力会上升,我们预计未来央行会采取对冲手段,边际上减缓压力。
最后,从经济增长的角度看,海外市场逐渐恢复,有利于我们出口,不仅是医疗器械,也包括传统出口产品,事实上我们看到最近一个月外贸行业的景气度在快速回升。
04
Q:近年来中美摩擦不断,您认为未来中美会有经济脱钩的可能性吗?
我们认为中美经济上脱钩可能性很小,疫情中我们看到中国出口占全球贸易比重上升,进出口顺差扩大。从订单转移,产能转移的数据来看,中国产业链的地位是明显加强的,我国相关产业链上的优秀公司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美国制造业总体实力和产能大幅转移至中国等新兴市场。不脱钩的基础,不仅是看海外,更主要的是我们自己的政策,坚持改革开放,不闭关自守,提升市场经济效率,中国经济未来会更好的融入到全球经济当中去。
05
Q:景领投资擅长在大消费大健康领域的投资,也提出大消费是经济复苏必选项,请问为什么景领会选择在健康、消费领域进行聚焦?目前健康、消费的估值已经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未来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从行业的长期趋势来看,大消费大健康行业的长期回报高,持续性和确定性强。我们长期跟踪的数据来看,行业毛利率和ROE持续上升,过去十几年,消费板块ROE从百分之十几提高到超过百分之二十。所以我们看到过去15年股价持续上涨的公司中,涨幅最大的行业分布是在大消费大健康领域,前20家公司中有80%落在这两个行业中。
估值高低是相对的,前一阶段相关行业估值提升至较高水平,这和今年特殊的经济和社会环境有关。由于利率下行,通过未来现金流折现估值模型,利率分母下降后导致了估值的上升。我们在投资过程中会动态的平衡风险和机会,及时调整相关仓位,但是拉长时间看,优秀的公司会通过业绩提升来消化估值,大消费大健康是最好的赛道,我们从长期趋势角度来寻找这个赛道的机会。
投资和研究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聚焦大消费大健康,主要集中我们的研究力量,长期跟踪,持续研究,不断积累,从过去的情况看,这些行业也给我们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站在当前时间点来看,消费在经济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我们认为消费是经济复苏的必选项。
首先,就业仍是当前经济的薄弱环节,而促销费和保就业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已经达到50%,改善消费行业经营情况能够吸纳就业,而稳定就业能够提振消费需求。
第二,疫情凸显了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3月份以来消费场景缺失,导致需求改善缓慢,下半年场景恢复带来的消费热情可能会超市场预期。
第三,疫情加速了消费习惯的改变,线下流量向线上迁移,新产品、新模式涌现,例如电商赋能、自主创新、“国货品牌”崛起、境外消费回流等,消费升级扩容的趋势下,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大有可为。
最后,消费板块的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但公司经营情况也存在分化。受益于本轮经济复苏,龙头公司经营数据率先回暖,随着竞争格局优化,定价优势和能力进一步体现,龙头公司可能出现价量齐升的格局。从给确定性估值的角度来看,伴随经济逐步复苏,无风险收益率下行,资本市场将给优秀消费龙头公司以“确定性”溢价,消费龙头公司估值易上难下。
06
Q:我们注意到从2019年开始,景领加大了科技领域的投资比例,请问是出于什么考虑?景领在科技领域的投资偏好主要是哪些方面?美国对一些中国科技企业进行了制裁,或存在制裁预期,怎么看待科技领域发展中我们面临的困难?
首先,自2019年开始我们观察到上游企业资本开支增加,科技行业景气度在提升,其中部分细分行业投资回报、盈利能力出现了改善迹象。我们重点关注主要从to G投资和互联网入手,在对行业上下游进行梳理后,建立了TMT研究框架,其中我们重点关注的细分领域是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应用等。
目前,5G产业集中在上游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广泛应用尚待时机,未来等待成本降至足够低后,会出现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在互联网应用领域,我国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和空间,随着用户付费习惯的逐步培养,蕴含着巨大的投资机会。
对于我们国家的科技短板,我们需要正视,换个角度说我国科技行业还存在更大的发展空间。随着科创板落地,资本市场为科技企业提供了更高效的融资通道,通过在研发上持续不断的投入和积累,未来会涌现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优秀企业。
07
Q:您从92年入行开始就从事券商自营投资工作,您认为当前的资本市场,有哪些长期趋势,又有哪些新变化?
首先,中国资本市场越来越接近海外成熟市场,投资理念有了很大的改变,零和博弈的思维减少了,关注长期收益的投资者越来越多,这是很好的现象,也是非常确定的长期趋势。
资本市场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资本市场制度改革和制度建设加速,这些都是长期牛市的基础。注册制落地,鼓励好公司在内地资本市场上市,给了投资者更多的选择机会。市场正逐步建立了良币驱逐劣币的环境,提高资本市场要素配置效率,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未来资本市场将孕育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