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
市场回顾
节后债券市场出现显著调整,整条收益率曲线上行约20bp,一方面是,资金面持续紧于预期,资产负债倒挂带来机构大范围的去杠杆;另一方面,权益市场的持续上涨,经济动能的企稳,使得债券市场悲观的宏观预期出现一定的修正。
2月以来,股票市场大幅上涨。截至3月7日,上证50上涨3.8%,沪深300上涨3.3%,中证500上涨7.6%,恒生指数大幅上涨20%,恒生科技指数大幅上涨29%。海外方面,美国的财政政策比预期更为紧缩,居民消费走弱,美股大幅下跌,美债收益率显著下行,美国的衰退叙事开始展开。
大宗商品整体震荡,内外继续分化。2月以来,南华工业品指数下跌3.6%,外盘品种表现较强,黄金屡创新高,有色大涨,沪铜上涨4.8%,黑色方面,螺纹下跌3.8%;原油大幅大跌12%。
Part.2
市场展望
年初以来,国内股票市场风险偏好显著提升,港股科技板块表现尤为亮眼,这背后对应着:1、中国AI方面振奋人心的进展;2、国内宏观政策,主要是财政和信贷政策前置,经济动能保持稳定,悲观的宏观预期有所修复;3、海外的状态愈发混乱。特朗普上台后,对外颠覆了一些多年来习以为常的状态和认知,包括欧美联盟的关系,俄乌战争等,对内指向美国削减财政支出,增加财政收入,削减赤字,最终达到降低利率的效果。如果这个想法可以落地,过程中会触及到深层次的利益,对世界格局也会形成深远影响,比如多极化趋势似乎是不可避免的,海外投资基金将在全球范围内再平衡。
展望后市,国内基本面的现实会变得更为重要。自从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稳增长以来,伴随着一系列存量和增量政策的落地,经济动能出现企稳的迹象。一方面,存量的两个拖累部门压力有所缓解:1)从2021年下半年至今,我国地产市场已经经历了近4年的深度调整,在926政策落地以后,地产成交明显变得活跃,虽然依旧有很明显的以价换量的特征,价格偏弱,但是从单边下跌转为分化,即库存并不过剩的一线、强二线城市和库存过剩的三四线城市成交热度明显不同;2)地方政府方面,去年年底出的置换债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方政府的燃眉之急,今年轻装上阵,与此同时,年初以来,部分一线和强二线城市的土地市场出现回暖,高频数据显示1-2月土地成交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两会定调的2025年财政政策整体较为积极,如果土地出让收入全年可以企稳,今年的广义财政支出可以对经济产生实质性的支持效果。当然,年初以来的地产、土地出让数据,和政策前置密切相关,具体来说,在去年财政支出前低后高的背景下,今年下半年很难延续上半年的财政支出强度,与此同时,外部关税压力也将给经济带来扰动。
对于国内大类资产而言,前期债券和股票对于宏观经济的预期整体较为悲观,如果年内经济筑底的概率在提升,那么权益市场的机会将大大增加,债券市场的利率中枢虽然仍将维持低位,但是做出收益的难度将大大增加。
Part.3
投资策略
股票
从大类资产配置角度,首先维持股票资产的首选,债券偏短债防御,更多去找可转债资产的机会,商品更多看贵金属有色机会。
股票方面,维持前期的两类持仓,一部分是壁垒较高、垄断行业、分红率较高的港股央企公司;另一部分是港股科技巨头公司,尤其是受益于AI大发展,估值不高的科技巨头。
持有这部分持仓的基础信仰是,AI从大模型,到推理模型,到Deepseek带来的效率提高,在基础设施继续大发展的同时进入了应用落地阶段,相信AI的大发展是类似移动互联网技术革命同一量级(甚至更大)的科技创新。这部分持仓之前作为高分红+回购系列持有,经过明显上涨后,分红回购率明显下降,成为偏贝塔属性的成长股。在持仓分布上,兼顾上(基础设施)、中(to B)、下游(to C),同时需要前瞻观察在人工智能大发展过程中,是否衍生出新的趋势,是否有新的伟大的公司诞生。
新增第三部分持仓,主要是有色的龙头公司,包括铝、铜、锑等,估值很低,供应受限,需求端受益于经济企稳和新兴产业发展,盈利具有较大的向上弹性,同时电解铝行业的龙头公司格局稳定、分红率很高。
债券
债券市场而言,年初以来有两重矛盾:1、资金面持续收紧,大部分资产负carry;2、债券市场的宏观叙事持续悲观。在1、2的共同作用下,市场持续去杠杆,卖出短债,与此同时,期限利差极致压缩。从估值层面上,短债开始具备性价比,但是极窄的期限利差使得长债的风险很大,特别是在市场风险偏好明显提升的背景下。
对于短债而言,核心变量依旧是央行的态度。如果把央行的态度分为三档:收紧,中性,宽松。毫无疑问,1-2月是处于收紧状态的,表现为市场利率持续显著高于政策利率。如果货币政策从收紧逐步转向中性(7天回购利率略高于OMO政策利率),叠加一定的降息预期,短债将率先企稳,但景气预期的变化,会使得收益率曲线陡峭化,长债的调整风险仍大。
值得指出的是,虽然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年内仍有降准降息,但是短期央行降息的紧迫性似乎不高。当前市场的负债结构有一定的脆弱性,组合方面,维持中等仓位,结构上向短债倾斜。
可转债市场总体上涨了5个多月,处于较高位置,较高仓位持有同时,对性价比变低的债性品种适度止盈。结构上寻找驱动正向,有一定债底的品种,如近期可能受益于供给侧改革,行业周期本身处于较底部的公司。
商品
工业品2月整体震荡走弱,主要受原油和煤炭成本端拖累,黄金和铜铝等有色品种逐渐走强,仍继续看多黄金和铜铝等。钢材全品种看库存比中偏低、产销比中性,静态矛盾不大。但围绕限产,今年螺矿比价预计存在较多的交易机会,短期关注政策文件的公布。
重要声明
由上海久期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久期投资”)微信发布的文章或其他内容,版权仅为久期投资所有,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同意,不得更改、翻版、传送、复印、复制、派发、刊登、发表或引用此文章的全部或任何部分。此文章所载的资料、工具及材料只提供给阁下作参考之用,不应被视为销售或购买或认购任何证券或其它金融产品的要约。此文章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久期投资认为可靠,但久期投资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过往业绩不能代表未来之表现。因使用此文章或其内容而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久期投资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