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市场风格特征
上周 A 股市场多数指数下跌、成长板块跌幅居前,主要原因在于:
1)俄乌冲突对上游资源品价格扰动较大,价值风格被上游资源品涨价拉动;
2)市场担忧滞胀风险,对成长股估值构成较大压力;
3)周内“倒 V”型走势,投资者规避周末突发风险冲击的意愿较为明显。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政策目标
一、经济目标增速为 5.5%,位于市场预期上限。
二、财政政策定调积极
报告中提到由于今年的财政收入将有较高的增长,按照 2.8%的赤字率计算,支出规模比去年扩大了 2 万亿元以上,较去年的政府开支约增长 8%。此外,中央向地方转移支付增加约 1.5 万亿元、规模仅 9.8%亿元,增长 18%,为多年来最大增幅。今年拟安排专项债 3.65 万亿元, 与去年持平。
财政政策强调精准、可持续。投资重点围绕四个方面展开:1)十四五规划已经通过和正在执行的 102 项重大项目;2)基础设施补短板、推进“双碳”领域项目、发展新兴产业、推进老旧设备更新等;3)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4)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养老、托育、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投资。
三、主要宏观及产业政策
1) 货币政策 :“灵活适度、合理充裕,加大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由此可见,尽管欧美等主要国家已经开始收紧货币政策,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仍然是“以我为主”。
2) 房地产:着墨较少,坚持房住不炒、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5.5%的经济增速目标意味着地产投资不能拖后腿,保障性住房可能成为短期发力点、商品房分城施策。
3) 产业政策方面: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首次提出 “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施龙头企业保链稳链工程”等。
4) 供应链自主可控:俄乌冲突给全球供应链敲响了新的警钟。中国在通用制造业领域具有较大优势,但是中国在能源、资源、高端设备、高端原材料方面仍然依赖进口以及附着在其后的金融支付体系。供应链的安全问题将会高度重视。在石油石化、工业金属、能源金属等上游资源领域尽可能实现自给可控,而在高端设备、高端原 材料的供应链备份/国产替代/自主可控方面要做出更多的安排。
四、数字经济
2022年5.5%经济增速目标的设定,数字经济需要发挥更加重要的保增长作用。
在数字经济层面,提出“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推进 5G 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 型”、“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
后疫情时代背景下,数字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驱动力之一。数字经济发展的重点将集中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5G、数据中心等)、 数据要素开发利用和市场化流通、产业数字化转型(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工业互联网等)、 数字产业化升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同时健全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增强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形成政府主导、多元参与、法治保障的数字经济治理格局。
五、双碳有序推进
本次工作更强调“双碳”执行节奏,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
“减 碳-通胀-增长”的新不可能三角向稳增长倾斜。2022 年 2 月 7 日,工信部、发改委、生态部联合发文,将钢铁行业碳达峰时间推迟 5 年至 2030 年。同时,各地在 “双碳”政策执行层面都更加审慎。对降能耗的考核从每年一次变成五年一次,且约束放松,有利于供给侧产能合理释放、上游原材料保供稳价。
今年报告提出“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及其配套调节性电源规划建设”,实质是对配套调节性电源重要性的进一步强调和对电网安全稳定性的进一步要求。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需要配合储能手段和火电的调峰调频,才在发电端规模扩张的同时解决电网消纳和接入的问题。政策有利于储能建设和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的进一步推进。
2022 年新能源发展仍是非常重要的产业发展方向,但是需要在其中寻找更加超预期的细分领域和细分赛道,尤其是能够实现绿色低碳技术新突破的领域。个股的业绩超预期的重要性也进一步提升。
免责声明:禧弘私募基金微信推送文章仅供参考,不能作为投资研究决策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