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医药周报】禧弘基金6月20日

禧弘基金  2022-06-21

新冠疫情的进展情况——海外疫情

全球疫情基本稳定,但是各个国家此起彼伏,美国最近疫情有所反弹,单日超过10万;

BA.4和BA.5开始肆虐,警惕新毒株的流行;


根据目前的研究,BA.4、BA.5比奥密克戎谱系下的BA .1、BA.2、BA.2.12.1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更容易引发重复感染。同时,相比BA .1、BA.2主要感染上呼吸道,BA.4、BA.5更能走肺,其在人肺泡上皮细胞中复制能力更强。

美国疾控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11日,BA.4、BA.5合并在美国占比达到21.6%。而5月7日,BA.4、BA.5合并在美国的占比仅为1%。这意味着在35天内,BA.4、BA.5合并的占有率飙升了21倍。其中,BA.4占8.3% ,BA.5占13.3%。


目前,BA.4、BA.5已经成为葡萄牙的主导变异株,虽然葡萄牙的疫苗接种率超过85%,且在2021年底到2022年初刚刚经历过奥密克戎BA.1、BA.2的大量感染,葡萄牙仍旧出现了新的一波感染浪潮,且阳性检出率一度高达50.63%。新增死亡数也重新回到2022年1月-2月奥密克戎感染高峰时的水平。


奥密克戎未必是天然的疫苗

由于奥密克戎导致的症状比德尔塔轻,自然感染又能带来一定免疫,有部分声音认为奥密克戎变异株是天然的加强针。然而最新的研究揭示其效果可能恰恰相反:接种疫苗后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未必能带来免疫加强,还可能削弱对之后新变异株的免疫能力。

《科学》杂志最新刊发了一项重磅研究《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免疫加强效果取决于先前的新冠病毒暴露》;该研究发现感染奥密克戎带来的免疫力,在应对奥密克戎再感染本身提供的自然免疫增强就很差,对即使接种了3针疫苗突破性感染了奥密克戎的人们来说也是如此。

感染早期的阿尔法变异株(Alpha,B.1.1.7)的“免疫印记”则导致针对奥密克戎的结合抗体的持续性降低。

论文作者、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免疫学和炎症系教授Danny Altmann表示,“我们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远非大家之前可能认为的疫苗免疫力的天然良性加强针,相反它是一种特别隐蔽的免疫逃逸者。奥密克戎不仅可以突破疫苗防御,而且看起来很少留下我们期望在免疫系统上的标志,奥密克戎比以前的变异株更隐蔽,免疫系统似乎无法记住它。”


国内疫情进展情况

上海,北京疫情基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尽管各地还有零星的社会面爆发,但是很快都控制住了,包括北京天堂酒吧的聚集性疫情,上海的红玫瑰美容院聚集性疫情,都在一周以内得到了有效控制;

常态化核酸检测仍然延续,7月底之前,每周的社区常态化筛查,对可能爆发的隐匿传播能够有效的防控,因此,社会面爆发的疫情不足以对现有的防控体系造成影响;

但是,海外BA.4和BA.5正在成为主流,需要密切跟踪输入性疫情的蔓延,警惕新毒株的爆发;


医药行业相关动态及政策

  • 近期流感发病高于往年

国内南方 ILI(流感门诊量百分比)高于同期。根据国家流感中心的最新流感周报公布数 据(6.06-6.12),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 ILI%为 5.8%,高于前一周水平(5.1%),高于 2019-2021 年同期水平(4.4%、3.0% 和 4.3%),显著高于 2019 年流感大爆发季的同期 ILI%水平(4.1%)。20-21 年由于新冠疫情爆发和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接种率低,也为流感疫情潜在爆发埋下伏笔。20-21 年由于新冠疫情爆发和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接种率低,这是近年面对流感病毒所不同的情况,民众对流感病毒的预防能力整体看应该是低于往年的,也为流感疫情潜在爆发埋下伏笔。另外流感是季节性流行病,北方往往冬春更多,南方在 4 至 6 月的梅雨季节也会有流感流行,后续北方到冬天流感疫情的演化值得继续追踪。

  • 流感疫苗今年可能再次迎来爆发

流感板块主要分为疫苗和药物两条线,相关标的如下:

(1)流感疫苗:百克生物、华兰疫苗、金迪克、华兰生物、长春高新、智飞生物、沃森生物、成大生物等

(2)流感药物:南新制药、众生药业、东阳光药等

根据国内近年批签发数据统计,国内流感疫苗远低于国外发达国家,国内渗透率在 2-4%,而发达国家很多渗透率在 40%以上,新冠疫情后随着国民对传染病防治意识的提高,另外 21 年由于新冠疫苗接种的影响,流感疫苗接种率低于往年较多,预计 22 年流感疫苗接种有望明显好于往年,疫苗接种率也有望不断提升。

  • 医保局发布2022年医保目录相关文件

6 月 13 日,国家医保局发布《2022 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以及相关文件。2022 年国家药品目录调整分为准备、申报、专家评审、谈判、公布结果 5 个阶段,其中,广受关注的谈判阶段为 2022 年 9 月 到 10 月。

值得关注的是,新冠药物、儿童用药、罕见病用药等或有机会纳入新版目录。儿童药物和罕见病药物放宽条件,申报条件中包括今年 6 月 30 号之前获批的儿童药品和罕见病药品,但并不要求在 2017 年之后获批。还新增了符合条件的中药饮片,包括新上市药品、新增适应症药品、新冠药品、基药目录药品、目录内协议到期药品、目录内适应症变化药品等。同时,一些年底协议到期的独家谈判药品,或有机会简易续约2年。除此之外,本次调整方案明确了今年医保调整时间安排及品种范围,重点是首次单独明确了“谈判药品续约规则”和“非独家药品竞价规则”以确定医保支付标准。

  • 国家卫健委印发《猴痘诊疗指南(2022 年版)》

6月14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猴痘诊疗指南(2022 年版)》的通知,要求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做好猴痘诊疗相关培训,切实提高“四早”能力,一旦发现猴痘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应及时按照有关要求报告,并全力组织做好医疗救治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本次指南发布中,特别明确了猴痘的飞沫传播途径。指南指出,猴痘的主要传染源为感染猴痘病毒的啮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包括猴、黑猩猩、人等)感染后也可成为传染源。截至目前,国内多家企业宣布已经开发出猴痘核酸试剂,但目前国内还未开通针对猴痘核酸检测试剂的注册通道,上述产品主要是在海外注册上市,不少企业已获得了欧盟 CE 准入。但随着国外猴痘疫情的持续扩大,不少科研人员已在呼吁要重视对该病毒的监测以及预警,在国内尚无特异性抗猴痘病毒药物的情况下,本次《猴痘诊疗指南(2022 年版)》的发布也或将进一步提高国内对于猴痘病毒传播危险性的重视。


  • 国家卫健委印发《不明原因儿童严重急性肝炎诊疗指南》

6月16日,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印发《不明原因儿童严重急性肝炎诊疗指南(试行)》。指南明确了不明原因儿童严重急性肝炎的流行概况、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病例定义和诊断、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治疗措施和防控措施等内容。防控措施方面,指南指出,加强手卫生,注意佩戴口罩和饮食卫生等。在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需采取标准预防措施,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应按照要求及时上报。

目前 WHO 认为,尽管将腺病毒感染作为病因的假说有一定合理性,但腺病毒通常引起低龄儿童轻度、自限性的消化道或呼吸道感染,不能完全解释该病一些较严重的临床表现,故该病与腺病毒的关联需进一步明确。大部分患儿未接种过新冠病毒疫苗,不支持该病与新冠病毒疫苗副作用有关的假说。其他致病因素尚在探索中,例如新冠肺炎流行期间,腺病毒流行水平较低致儿童易感性增加;出现新型腺病毒;腺病毒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新冠病毒感染并发症导致超级抗原介导的免疫细胞活化,从而引起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等。对其他病原体的探索也在进行中,非感染性因素也需进一步排除。


  • OK镜医疗机构验配条件将放宽

近日卫健委发布新版OK镜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和技术操作规范征求意见稿,预期未来将替换原有规范。新版征求意见稿,对比来看,对OK镜验配的医疗机构要求和人员要求均有一定程度地放宽。

1)原版需在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验配的要去被移除;

2)原版需具有中级以上眼科医师职称替换为具有2年以上眼科临床工作经验,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整体而言,新版征求意见稿体现了卫健委对于OK镜验配规范的与时俱进,考虑到目前民营眼科诊所的发展,新政利好OK镜验配渗透率的提升。

医疗机构条件放宽。原: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现:具有卫健委核准登记的眼科诊疗科目的医疗机构。对医疗机构的OK镜验配要求放宽,有望促进①新进合规医疗机构/眼科诊所加速发展;②原本对政策有所担忧的玩家加速入局;③眼视光中心升级为眼科诊所。眼科诊所与眼视光中心相比,需要升级硬件(设备、房屋面积等)+软件(眼科医师+验配师),我们预计硬件相比软件更易满足,追加投资金额不大;如条件均满足,审批时间预计相对较短。

从业人员要求更贴近行业发展。(1)医师。原:中级以上眼科医师职称;现:主治及以上医师+2年以上眼科临床工作经验+执业机构注册为本医疗机构。即,现有政策要求医疗机构需要有至少一位第一执业点在该机构的医师,其余医师(如有)可选择将第二执业点挂靠在该机构。全国眼视光中心约3000家,目前在册眼科医师约4万人,预计医师数量是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2)验配师及验光师数量相对充足。

加强OK镜行业景气度。短期内,由于验配习惯改变较慢+新建终端需要爬坡,OK镜行业增速预计会逐步提升;长期而言,随服务终端供给增加,OK镜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后续仍需关注:该政策具体落地时间/存量非合规视光中心对应政策/眼科诊所建设具体标准。


市场观点——配置性和估值修复行情

医药板块的配置性价值逐渐得到重视:市场整体流动性相对宽松带来A股市场独立性行情,医药板块属于涨幅落后板块,但是作为除银行以外的第一大板块,市场开始关注医药板块的补涨行情,配置性资金会逐渐关注;首选的是成长逻辑强,认可度高,辨识度高的子板块,包括医疗服务、CXO、消费医疗(眼科、医美等);

医药板块的创新价值最终会得到认可:医药作为民生行业,关系到老百姓的生死,国产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家鼓励创新的决心不会改变,过去一段时间集采的政策让大家对创新失去了信心,估值体系也受到了极大的质疑,包括创新药和医疗器械,估值都打得比较低;但是,创新带来的爆发式成长价值和国产化替代的巨大空间,也给投资者巨大的想象空间,政策的边际改善将迎来创新板块的估值修复;



免责声明:禧弘私募基金微信推送文章仅供参考,不能作为投资研究决策的依据。

 


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