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医药周报】禧弘基金6月6日

禧弘基金  2022-06-07

新冠疫情进展情况

截至2022年6月2日,全球累计确诊病例5.3亿例,全球死亡病例631万例,死亡率1.19%。海外累计确诊增速2021年1月开始持续下滑,得益于防控手段的加强和疫苗接种,进入3月份增速触底开始提升,主要与部分国家疫情防控不力有关,进入5月份,随着疫苗接种率的提升以及疫情管控加严,增速快速下降,进入7月份小幅反弹之后,8月底开始,增速逐步下降。2021年11月底,Omicron变异株的传播导致海外病例数迅速抬升,到2022年1月底达到新增确诊高峰,2、3、4月欧美疫情逐渐缓和。本周确诊新增增速最高的5个国家为日本、新加坡、智利、芬兰、意大利。


上海每日新增确诊人数与无症状感染者降至个位数,复工复产有序推进。本周上海本土确诊新冠患者32 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 68 例。2022年2月26日0时至2022年6月3日24 时,累计本土确诊58018例,治愈出院56587例,在院治疗843例(其中重型45例,危重型19例),死亡 588 例。北京本周新增本土确诊54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4例。4 月 22 日至6月3日北京累计报告1797例感染者。

上海复工复产将于6月1日开始正常推进,6月6日,高二高三学生开始复课,最近一周零星有社会面疫情发生,但是很快得到控制,且流调速度较快,总体风险可控,未来疫情是否反弹仍需跟踪。


猴痘疫情海外仍在延续

过去主要发生在中非和西非靠近热带雨林的偏远地区,今年以来截止2022年6月2日非洲爆发的猴痘疫情共有数千例疑似病例(66 例死亡病例)。但此次猴痘在欧美的流行,是在非流行地区已形成社区传播,确诊和疑似病例主要来自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其余分布在加拿大、美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德国等国,墨西哥、马耳他等国主要为输入型病例


医药行业行情表现回顾

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上涨0.23%,跑输沪深300指数1.97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27。2022年初以来至今,医药行业下跌23.77%,跑输沪深300指数6.55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28。

医药行业板块估值情况

本周医药行业估值水平(PE-TTM)为23倍,相对全部A股溢价率为68.7%(-2.7pp),相对剔除银行后全部A股溢价率为27%(-2.65pp),相对沪深300溢价率为108.7%(-1.76pp)。


医药子板块表现

医药子行业来看,本周5个子行业板块上涨,涨幅前3为医疗耗材、医院、其他生物制品,涨幅为5.4%、5.4%、5.2%。年初至今跌幅最小的子行业是医药流通,下跌约9.8%。


公司及行业新闻

葛兰素史克 2 价 HPV 疫苗希瑞适在中国获批

5 月 30 日,GSK 宣布其 2 价 HPV 疫苗希瑞适(双价人乳头瘤病毒吸附疫苗[HPV16/18 型])适用于 9-14岁女孩的两剂次接种程序近日已获得批准。由此,希瑞适成为国内该年龄段两剂次接种程序的首个进口 HPV疫苗。

2013 年,希瑞适两剂次接种程序得到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的批准,目前已在包括所有欧盟国家、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的共约 100 个国家获得了批准。目前国内批准上市的 HPV 疫苗有二价、四价和九价三种价型。2019 年 12 月获批上市的万泰生物的馨可宁是首支国产 2 价 HPV 疫苗。2021 年 10 月馨可宁通过了世卫组织预认证(WHO PQ),成为第一支由发展中国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而获得国际认可的 HPV 疫苗。

目前,国内共有 5 款 HPV 疫苗获批。除馨可宁、希瑞适外,还有默沙东的四价疫苗佳达修、九价疫苗佳达修-9,以及沃森生物的二价疫苗沃泽惠。除希瑞适为两剂次接种外,目前国内批准的所有 HPV 疫苗均需全程注射 3 针。价格方面,默沙东九价、四价疫苗单支定价分别为 1298 元、798 元,希瑞适单支定价为580 元。日前,馨可宁、沃泽惠在南京的招标中拟中标价分别为 329 元(中标 9600 只)和 246 元(中标 22400只)。


艾博/沃森 mRNA 疫苗 ARCoVaX 在中国成人中异源加强免疫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数据公布

5 月 31 日,medRxiv 平台发布了预印本文章,公布了艾博/沃森 mRNA 疫苗 ARCoVaX(ARCoV)在中国成人中异源加强免疫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数据。结果表明,ARCoVaX 在中和抗体方面优于灭活疫苗,安全性可控,可作为异源加强针在中国使用。试验共招募 300 名已接种 2 剂新冠灭活疫苗的受试者,按 2:1的比例随机接种 mRNA 疫苗(15ug/0.5ml)和灭活疫苗(Vero 细胞)。试验结果显示,针对原始毒株、Delta和 Omicron 变异株,ARCoVaX 组在中和抗体 GMT(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方面都优于灭活疫苗。


复星医药 mRNA 疫苗在中国境内的 II 期临床研究公布

5 月 30 日,复星医药和 BioNTech 共同开发的 mRNA 新冠疫苗复必泰(BNT162b2)中国境内 II 期临床试验中期数据分析结果发布在《柳叶刀》预印本平台。

II 期临床试验采用了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设计,由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导执行,在2020 年 12 月 5 日至 2021 年 1 月 9 日期间共招募了 959 例 18-85 岁受试者。受试者按年龄分为 2 组(18-55岁和 56-85 岁),并以 3:1 的比例随机接种 2 剂 30μg(微克)剂量的 mRNA 新冠疫苗 BNT162b2 或安慰剂(BNT162b2 组 720 例;安慰剂组 239 例),两剂接种的时间间隔为 21 天。

试验结果显示,BNT162b2 可以诱导出新冠中和抗体和特异性 T 细胞应答。试验还开展了针对病毒变异株(VOC)的交叉中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接种第 2 剂 BNT162b2 后 1个月,BNT162b2 受试者血清均可有效中和 Alpha、Beta 和 Delta 变异株,但观察到滴度下降现象,特别是针对 Beta 和 Delta 变异株。

该研究还表示,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需要第三次加强剂量的 BNT162b2 来达到中和抗体水平,不过,其中和抗体水平没有两剂方案治疗野生型和先前变种的水平高。在面对新冠变异株时,存在保护力下降的可能性。

2020 年 3 月 16 日,复星医药和 BioNTech 宣布达成了 mRNA 疫苗开发的战略合作,复星医药获 BioNTech授权,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独家开发及商业化基于其专有的 mRNA 技术平台研发的新冠疫苗。复必泰已于 2021 年 3 月在港澳地区纳入政府接种计划,2021 年 9 月在中国台湾地区开始接种。截至 2022 年 3 月末,复必泰于港澳台地区已累计接种超 2400 万剂。截至 2022 年 4 月末,BNT162b2 已在全球超 175 个国家和地区获授权使用。


石药mRNA疫苗即将进入II期

根据科技部官网,2022年5月,石药的新冠mRNA疫苗SYS6006已经获得在18岁及以上健康人群中接种的免疫原性及安全性的随机、盲法、安慰剂对照的II期临床试验的遗传办批件(中国人类遗传资源新型冠状病毒相关项目采集审批、中国人类遗传资源新型冠状病毒相关项目国际合作科学研究审批)。

此前石药已于4月获得IND批件,并开展了针对16-60岁和针对60岁以上人群的两项I期临床试验,预计Q3即将进入II期临床阶段。


科创板医药板块分析

本周科创 A50 指数涨幅良好,整体科创板呈现普涨行情。本周科创 A50 指数涨幅 8.67%,较 2019 年 12 月 31 日上市初期涨幅7.98%,成交量环比放大,仅用 4 个交易日成交量达到 1903.87 亿元,周环比增长 15.61%。截止 6 月 2 日,科创板注册公司 424 家,上涨公司413家,整体涨跌幅中位数为13.9%,医药生物公司数量86 家,占比 20.3%,涨跌幅中位数为 9.2%,而汽车行业涨跌幅中位数达到 21.6%,在本周科创版各行业中排名第一。


科创50指数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盈利增速保持较高水平。从绝对估值看,截止 6 月 2 日,科创 A50 PE(TTM)为 42.20,可比的创业板 50 指数为 41.34,两者较为相近,但是从盈利增速看,

科创50指数一致性盈利增速约为38.9%,大幅高于创业板50一致性盈利增速29.2%,整体估值与业绩较为匹配,盈利增速保持较高水平。从估值分位看,科创A50历史市盈率(从上市日至 2022 年6 月 2 日)分位点仅9.58%,处于较低水平,而创业板指、沪深300、创业板50、A 股指数分别处于历史市盈率分位点 38.7%、31.8%、15.4%、13.2%水平。

从上市公司数量上来看,我们以通过对科创板医药板块(生物产业)的上市公司数量进行梳理,自 2019年 7 月 22 日科创板开市至今,科创板医药板块公司家数逐渐增长。截至 2022 年 6 月 4 日,科创板医药板块的上市公司共有 92 家,在整个科创板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达到 21.70%,仅次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从业绩表现上看,2021 年科创板医药板块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100.48 亿元,同比增长 62.66%;2022Q1科创板医药板块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82.84 亿元,同比增长 47.41%,增速保持较高水平;2021 年科创板医药板块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162.93 亿元,同比增长 512.97%;2022Q1 科创板医药板块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75.07 亿元,同比增长 14.72%。从盈利能力来看,近年来科创板医药板块公司毛利率略有下降,净利率也有下降趋势。

在长期杀跌的科创板中寻找低估值、盈利稳定、业绩有望边际改善可能是近期主线。经过我们梳理,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综合个股近三年和 2022 年 Q1 业绩经营情况、历史杀跌程度、近期及未来解禁情况以及业绩与估值匹配等维度,我们认为可以在科创板中寻找低估值、业绩边际改善以及流动性有望提升的个股;


市场观点

市场逐渐进入疫情复苏交易逻辑,消费医疗(眼科市场)、医疗服务、零售药房等疫情影响较大的板块将受益于疫情复苏;

医院渠道的各种诊疗服务也将恢复正常,创新药、医疗器械等板块也将有所修复;

新冠产业链可能受到情绪的不利影响;

主题性投资逐渐褪去,市场回归理性和价值投资;

重点关注国产替代产业链,消费医药产业链,科创板次新股





免责声明:禧弘私募基金微信推送文章仅供参考,不能作为投资研究决策的依据。

 


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