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复盘
2022年以来,申万医药指数下跌14.24%,跑输沪深300指数5%,年初以来行业涨跌幅排名第23;
子行业来看,医院子行业调整幅度最小,医疗耗材调整幅度最大,跌幅超过20%;
截止2022年6月30日,医药行业PE-TTM为26.47倍,低于过去十年的中位数,处于过去十年的历史底部位置;
横向看,医药行业整体估值处于中位数水平,排名第16位;低于农林牧渔、休闲服务、军工、计算机、电气设备、食品饮料、汽车等板块;
机构持仓情况
2020年Q2,基金对医药行业的持仓占比处于历史高位,随后长达两年时间基金持仓一直在持续下降,21年Q2有过短暂的回升,随后是更大幅度的下跌,基本和医药行业指数表现保持了一致,所以医药板块是机构定价权明显的行业,22年Q1尽管行业跌幅较大,但是从基金持仓来看,比例有所提高,但是仍然接近18年行业底部时的位置,但是医药股的市值已经有很大提高,所以目前的基金持仓比例仍然处于低配状态。
2022年下半年医药投资策略
2022年上半年,A股市场经历了大幅的调整,医药板块也经历了至暗时刻,但是自从6月份以来,医药行业有了一定的回暖,市场对医药板块的关注度也在逐渐提高;尽管从行业基本面来看,医保控费对估值的压制仍然存在,但是我们看到政策边际上正在改善;政策利好的板块和政策免疫的品种仍然有较好的增长,而估值已经降低到相对合理的位置;
因此,我们对下半年医药板块的表现相对乐观一些,投资上从疫情修复、政策鼓励、政策边际改善三个方向来选择标的;
子板块上来看,医疗服务、眼科消费、中药、医疗器械及装备、创新药等几大板块;
中药板块
2020年开始多家中药上市公司出台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业绩年增速要求集中在10-20%,彰显公司发展信心,行业发展速度得到保障,向上空间充分打开。尤其是在当前大力发展中医诊疗的背景下,医院端用药意愿提升,叠加医保支持,整体中药公司的业绩中枢有望持续上行。
医疗新基建
医疗新基建产业链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医疗专项工程、医疗设备配置等环节。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大楼规划设计、土建工程、装饰装修、机电安装等流程,主要由传统建筑公司负责。医疗专项工程包括医疗净化、医用气体、射线防护、轨道物流、污水处理等环节,需要相关的专业资质。医疗设备配置涉及的范围包括手术室、ICU设备、医学影像设备、检验科设备等领域。2020年以来国内医疗新基建项目持续开展,各地医院建设节奏有所加快,新建医院与老院改扩建项目均有增加,行业上下游均有望迎来较高的需求景气度。
政策端:“千县工程”,国家卫健委近期发布“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国至少1000家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
供给端:上游土建环节高景气,建筑行业龙头公司医疗设施类新增订单高增长;考虑到建设流程上从上游土建项目签约传导到下游医疗专项工程及医疗设备采购,至少需要1年以上的时间,预计下游行业的景气度仍将至少持续2-3年。
资金端:卫生健康领域基建项目维持较高财政投入,财政部下达两批预算拨款通知合计277亿元;本次两批财政资金预算主要用于482个医疗机构建设项目,涉及项目包括:三级医院改扩建、新建院区项目;县级医院、中医院、妇幼医院综合能力提升、改扩建项目;疾控中心改扩建项目及新建医院项目等。除医疗新基建相关拨款外,传染病防控及公共卫生服务领域也保持较高财政投入。2021年各地使用专项债资金投资建设的医疗卫生项目超过3000个,项目投资总额超过12000亿元(项目投资额为整体投资规模口径,专项债资金仅占其中的一部分)。
医疗净化系统市场
我国医疗净化系统市场规模约为330亿元,其中洁净手术部、消毒供应中心、ICU占比较高。根据华康医疗招股书,2020年我国医用净化工程市场细分中,洁净手术室净化工程规模约126亿元,ICU建设净化工程规模约37亿元,检验科建设净化工程规模约34亿元,消毒供应中心建设净化工程规模约65亿元。加上生殖中心、产房、静配中心、血液透析中心等净化工程需求,我国医疗净化系统市场规模约330亿元。
免责声明:禧弘私募基金微信推送文章仅供参考,不能作为投资研究决策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