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医药周报】禧弘基金05月09日

禧弘基金  2023-05-09

医药周报---年报及一季报总结


医药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2022年和2023年第一季度板块营收均实现同比正增长,利润端季度之间存在波动;2022及2023Q1费用端增长趋势大体保持一致,销售费用边际增长趋势小幅扩大,研发费用增速小幅收窄;2022年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92%、14.61%,2023年第一季度对应同比减少-24.21%、-29.59%。image.png


医药各子板块业绩分化

2022年和2023年第一季度,细分板块中收入及扣非归母净利同时实现正增长的有医疗设备、血制品、医药零售、中药、医美、化学制剂、综合器械、医疗服务、医药分销、生物制药上游、CRO/CMO等,其中同时呈现增长趋势扩大的板块有医疗设备,血制品,医药零售,中药,医美,化学制剂,医疗服务,生物制药上游等。

image.png


就扣非增速排名的变化来看,医疗设备、血制品、医药零售、中药、医美、化学制剂等排名靠前,上升较快的是血制品、医疗设备、医疗服务等。

image.png


中药板块——疫后补库存,延续增长

  • 疫情反复致短期经营波动,22年Q4行业经营整体向好: 2022年受各地疫情反复影响,中药板块整体营业收入增速为4.8%,扣非归母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收入及利润两端在疫情影响下增速有所放缓,归母净利润增速为-10.8%,表观利润出现下滑主要由于部分公司所持金融资产股价波动产生的非经常性亏损所致;分季度来看,前三季度受疫情影响收入增长放缓,Q4行业收入实现恢复性增长,利润降幅也有所收窄,行业经营整体向好。

  •  疫后复苏叠加补库存需求,Q1行业延续良好增长趋势:随着新冠疫情防控政策优化,疫后复苏叠加补库存需求,同时院内相关产品实现恢复性增长,Q1行业经营延续良好增长,23年Q1中药行业收入端增速为14.6%,归母净利润增速为55.8%,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为29.7%,利润端在低基数基础上实现了快速增长,随着疫情政策进一步优化,部分公司持续推动机制和管理改革,看好基本面经营持续改善。

image.png


化药板块——集采后迎来业绩拐点

2022年板块增速放缓,23年Q1逐渐修复。2022年全年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达到4.45%、-3.32%、5.85%;2023年Q1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达到 8.09%、25.24%、18.09%。2022年收入增速放缓,归母净利润负增长主要由于全年两个阶段的诊疗端下滑带来的业绩影响。2023年Q1伴随诊疗端恢复,整体增速全面修复。

image.png


医疗服务——疫情影响较大

  • 医疗服务板块2022年收入和利润受疫情影响较大。2022年全年医疗服务公司业务受疫情影响明显,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5.89%、1.53%、-0.28%,同比分别减少21.12、35.00、32.90个百分点。

  • 2023年1月,受国内疫情政策放开的影响,叠加春节因素,医疗服务板块的正常经营受到的影响较大,随后2-3月业务量逐步恢复正常。

image.png


医疗器械——3月开始全面恢复

  • 2022年医疗器械整体(含IVD)板块受益于22年新冠检测业务高需求,收入端和利润端增速同比均有提升。22年医疗器械板块整体营收、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4.86%、16.42%和21.45%,板块整体业绩在21年高基数的基础上仍然实现收入和利润快速增长,主要由于全球omicron毒株爆发,新冠抗原检测试剂需求以及国内新冠核酸检测需求同比大幅度增加导致IVD板块全年收入和利润增长明显。

  • 在22年同期高基数和疫情的双重影响下,23Q1业绩出现大幅调整。23Q1医疗器械板块整体营收、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49.28%、-73.55%和-75.95%,23Q1医疗器械板块整体业绩在高基数和疫情的双重影响下,业绩出现大幅调整。医院常规诊疗业务在2月快速回升并在3月实现全面恢复,医疗器械板块23年Q1业绩得以修复。展望23年全年,新冠疫情对医疗器械板块的影响逐步消退,常规诊疗业务有望实现恢复性快速增长。

image.png


医美——消费逐渐复苏

  • 2022年,医美行业在疫情冲击下增速放缓,整体收入增速为27.8%,收入端在疫情及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下有所放缓;归母净利润增速为15.4%,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为15.9%。分季度来看,前三季度收入在全国疫情反复下仍然保持高速增长趋势,反映国内旺盛的医美需求。6月上海逐步恢复正常后,医美前期压制的需求开始释放,Q4受到疫情影响,行业整体增速大幅放缓,医美行业整体收入增速为6.4%,归母净利润增速为12.7%,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为1.1%。

  • 2023年Q1,医美行业受疫情影响收入端增速环比有所回落,但终端消费逐步实现复苏,爱美客新产品、华熙生物功能性护肤品、昊海生科医美产品线、内角膜塑形镜及其配套产品持续发力,共同贡献收入增量。从利润端来看,随着医美终端逐步修复,医美行业Q1利润端整体实现明显改善。项目验收工作。


image.png


医药零售——一季度有所放缓

  • 22年Q4疫后用药需求激增,交易客单价回升:22Q4,医药零售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6.2%,归母净利润增速为118.9%,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为152.4%,同比分别增加30.8、146.0和183.4个百分点,环比Q3增速分别增加25.7、97.9和130.5个百分点。业绩环比加速主要由于Q4新冠感染人数达峰,四类药品需求激增,门店交易次数回升。

  • 23年Q1增速有所放缓。23年Q1医药零售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3%,归母净利润增速为30.1%,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为31.4%,同比分别增加10.7、32.6和31.2个百分点,环比Q4增速分别下降19.9、88.8和120.9个百分点。业绩环比放缓主要由于四类药品形成家庭库存,门店客流环比下降,但同比仍呈现向好趋势。

image.png


医药分销——疫后诊疗逐渐恢复

  • 22Q4,新冠管控逐步放开,非新冠需求承压或推迟就诊,院内诊疗人次逐步下降至近年低位,商业分销板块短暂承压,但收入端同比仍保持稳健增长。目前,第八批集采成功中标39个品种,平均降价幅度56%,降价幅度和前七轮大致相同,影响边际减弱,2023年行业有望实现恢复性增长。

  • 23Q1,板块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同比、环比均明显增长,主要是新冠管控政策已优化,居民延迟就诊需求释放,院内诊疗秩序逐步恢复。

image.png


疫苗——疫情影响,疫后修复

  • 全年疫苗板块收入及利润端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1)国内及全球新冠疫苗接种率持续提升,导致新冠疫苗需求趋于饱和,相关收入降低。2)全年国内多地疫情波动,非新冠疫苗销售、发货及终端接种受到不利影响。随着23年疫情趋于稳定,非新冠疫苗预计将恢复准入及放量节奏,叠加重磅疫苗产品陆续上市,将推动疫苗板块业绩恢复性提升。

  • 重磅品种22年稳步放量,期待23年放量加速。22年全国多地仍有疫情波动及相关封控措施,但非新冠疫苗依然实现稳步放量,新上市产品持续推进准入,带动了三季度疫苗板块业绩持续增长。预计随着23年疫情形势趋于稳定,非新冠疫苗有望实现加速放量,叠加新上市产品加快推广准入节奏,国产重磅品种陆续获批上市,行业有望实现恢复性增长。

image.png


血制品——疫情影响,疫后修复

  • 22年血制品板块收入端稳定增长,利润端同比下滑:2022年,血制品板块收入同比增长3.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1%,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9%,同比分别变化-5.0、-0.7、1.4个百分点。分季度看,22Q4血制品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1.3%,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7.4%,同比分别变化5.6、57.9和95.4个百分点。23Q1,血制品板块收入同比增长30.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9.3%,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4.8%,同比分别变化25.9、48.4和31.2个百分点。

  • 采浆量稳步增长,疫情对需求端影响显著。供给端来看,2022年国内单采血浆站共采集血浆约10181吨,同比增长约8.4%,采浆量实现稳步增长。2022年全年业绩增速缓慢,主要是疫情影响医院诊疗秩序及患者诊疗需求释放。22Q4利润增速提升,主要由于样本企业中派林生物去年同期计提商誉减值导致利润基数低所致。剔除派林生物后,行业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5%,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

image.png


CXO——疫情大订单扰动

  • 大订单推动2022年高增长。2022年在全球产业转移及国内创新药研发热潮持续背景下,以及疫情影响下国内企业竞争优势凸显,CXO板块整体维持高景气度。依靠2021年在手订单落地以及CDMO企业项目顺利推进,CXO板块2022年持续高增长,2022年行业的收入、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63.2%、91.0%,22Q4受疫情放开影响收入、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环比22Q3开始回落。

  • 疫情及大基数影响下,23Q1增速放缓。2023Q1行业的收入、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0.4%、8.3%。

image.png


原料药——疫情及成本影响业绩

  • 原料药版块2022年受成本因素、疫情影响、运费上涨等多种因素困扰,收入、归母净利、扣非净利增速持续减缓,全年同比增速分别为1.04%、-23.77%、-25.83%,同比分别变化-7.77、-20.75、-15.6个百分点;

  • 2022H2收入增长放缓,毛利率环比下降,2023Q1营收增速回升,同比增长5.16%,但同时延续22Q4受疫情放开影响,期间费用率均有所提高,利润端进一步承压,23Q1归母净利、扣非归母净利同比减少24.48%和25.64%。

image.png


生物制药上游——基数效应下滑

  • 2022全年生物制药产业链上游板块收入、归母净利、扣非净利、合同负债同比增速分别为28.87%、2.88%、5.20%、9.12%,增速有所放缓,主要由于:①2021年生物制药产业链景气度较高,同比增速基数较大;②2021年新冠相关业务带来较高基数,造成2022年同比增速放缓;③行业持续景气的前提下,生物制药投融资环境改变以及药企资本开支策略的变化使景气度边际再次大幅提升的难度加大。

  • 2023年一季度生物制药产业链上游板块收入、归母净利、扣非净利、合同负债同比增速分别为13.30%、5.65%、8.96%、1.89%。收入端增速放缓,新冠相关业务带来较高基数,造成Q1同比增速放缓,同时去年12月份疫情放开也对今年1月的生产销售造成一定程度影响。利润端虽然较21年Q1同比增速有所放缓,但是利润环比22年Q4有一定程度好转,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6.9%。

image.png


科研试剂——疫情影响,疫后修复

  • 22年Q4整体行业收入增速42.3%,主要由于四季度疫情放开后新冠收入及订单明显增加,诺唯赞为例,22年四季度收入12.64亿元,同比增长117%。行业平均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7.9%,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26.4%,主要由于各公司销售、管理以及研发费用端投入增加,以及新业务拓展等原因。22年去年行业内主要公司不断拓展业务,加速布局CGT、mRNA疫苗等新兴领域,同时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进行全球化业务布局,因此各公司费用端投入出现明显增长。

  • 23年Q1整体行业收入平均增速下滑31.9%,主要由于去年12月份疫情放开对今年1月受到较大影响,此外去年一季度下游生物医药景气度较高以及新冠业务订单及收入还处于高位。

image.png


市场观点

  • 医药行业整体走势:预计行业指数有望震荡上涨,属于滞涨的消费创新; 

  • 中药创新药行业:国家政策持续鼓励中药创新药,今年基药增补目录将对中药、儿童药有所倾斜;

  • 生物创新药:6月份ASCO会议将披露较多的临床数据,事件催化;

  • 医疗信息化(AI和数据变现)机会:数据变现有政策催化和落地的可能性;

  • 医疗复苏:医院端和消费端的医疗复苏确定性强,困境反转的机会。

  • 潜在风险因素:二次疫情爆发、人民币贬值压力、中美关系及台海局势紧张、宏观经济走弱的风险。





免责声明:禧弘私募基金微信推送文章仅供参考,不能作为投资研究决策的依据。

image.png
















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