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面对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本专栏力图通过多维度来观察全球宏观经济现状,分析当前经济趋势和特点,并分享作者对当下市场的观点与看法 。
作者:张涛 毕业于交大安泰经管学院,金融学科班出身,拥有十余年的二级市场投资经验,现为正晖资产基金经理。
又到了一周的市场周评时间,我们仍然从宏观开始聊起。本周宏观上,影响市场的事件主要有三个,分别为海外疫情,周五公布的一季度宏观数据以及政治局会议。
(1)海外疫情方面,美国的疫情拐点已经基本确认,欧美市场也把市场焦点重现放到复工复产及提振经济上,与此对应,欧美股市本周都势头强劲,如科技股代表的亚马逊再次创出了历史新高,也代表了市场的信心已经得到了明显恢复。
图:美国新增人数折线图
点评:欧美股市情绪的恢复对于中国A股市场肯定是利好的,这也是本周港资连续买入的主要原因。之前欧美资金由于疫情恐慌及不确定性撤离后,现阶段的再投资在选择方向时,A股及港股会成为他们的一个重要选择。
(2)3月的宏观数据在周五出炉,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中国一季度主要经济数据。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065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186亿元,下降3.2%;第二产业增加值73638亿元,下降9.6%;第三产业增加值122680亿元,下降5.2%。
点评:一季度GDP首现负增长,客观的说这也在大家的预期之内,甚至好于某些投行(如中金,大摩等)的预期。如果细分行业来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一季度同比增长13.2%,金融业同比增长6%,住宿和餐饮业同比下降35.3%,这些板块在一季度的市场表现也分化明显,基本已经体现在了其股价上。
(3)417政治局会议对于中国经济也有了全新的定调。其中指出:“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必须充分估计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切实增强紧迫感,抓实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今年一季度极不寻常,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冲击明显。”
点评:本次政治局会议提到了多个关键词,如“前所未有”,“极不寻常”,这两个用词仅在2008年时使用过,此外强调了“六稳”+“六保”,并且提出了“更大的宏观政策力度”、“降息”,这两个词都是2020年来首次加入的。最后还是强调了“房住不炒”。所以从这些用语来看,新基建+老基建是最为确定的政策组合拳,此外扩内需的政策也会陆续出台。
聊完宏观,咱们再说说市场。本周市场的表现强于我们的预期,我想主要是两方面原因。(1)欧美疫情数据好转提升了风险偏好。(2)港资在本周持续的买入,给了市场一个锚。Wind数据显示,本周后四个交易日,北向资金连续净流入,净流入金额分别为142.29亿元、33.54亿元、38.15亿元、86.24亿元,合计为300.22亿元,居历史单周净流入金额第四位。
沪港通本周净买入折线图
本周市场最终冲高2854点,接近我们两周前所说的反弹0.5百分位2863一带。我们仍然认为以现在的成交量以及技术形态来说,反弹时间和空间都已到位。
以上证为例,走出了标准的上升楔形的形态,这是一个看跌形态。此外量能上,周五略微放量后的2800亿与年后第一周反弹3500亿+的成交量相比有20%以上的差距,故这里在不出现3500亿以上量能的情况下,直接开启新行情,实现反转行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我们预判下周起市场将会重启震荡寻底之路。
说到板块个股上,本周港资的买买买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些中期积极的因素。因为很多龙头品种已经得到了港资的认可,他们在周中的连续买入是我们未来值得继续关注的,这其中包括几个板块:如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封测、消费电子。
图:某新能源个股
图:某消费电子个股
图:某半导体封测个股
尤其是半导体封测我们选取的例子,其周三到周五成交量明显放大,表明了北上资金及内资在此板块的态度。故我们会在这个时间重新开始重视科技股的机会,而且未来这波科技股的机会会更多的体现在龙头品种上。
总结:四周的反弹窗口已经结束,短期不追高,保持理性,中期不悲观,积极因素已经开始体现在盘面上。大的机会越来越近了,这时候更需要我们耐心些,考虑到最近风偏的改善,这一天已经不远了。
往期回顾